牛车网 精华 【拆解PK】吉利缤越对比宝骏510 自主小型SUV安全设计已现分水岭

【拆解PK】吉利缤越对比宝骏510 自主小型SUV安全设计已现分水岭

纯爷们 发表于 牛车网 2019.09.25 15:03

宝骏510和吉利缤越都是自主小型SUV的代表,宝骏510在销量上也比较猛,而缤越走的是同级车中偏精品高端的路线,不过吉利的影子始终让其和高端相去甚远。二者对比,无论是工艺还是结构,都能体现出与合资车的不同路子,缤越综合素质还是要优于宝骏510的,下面我们分几部分来详细看看它们的设计吧。

前部防护结构(缤越):

缤越前部防护结构采用钢制结构,最外层为拼接焊连接,金属杠体侧面呈“弓字形”吸能结构。缓冲泡沫块设计比较隐蔽,位于保险杠皮内,对于低速碰撞能够起到保护车体外观的作用。

汽车保险杠上使用的这种泡沫块并非我们常见的包装运输中那种防止磕碰的廉价垫块。汽车用的这种属于高密度材料,成本也有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网购相关配件甚至都超过了百元。

金属防撞杠后部设计了吸能盒,仅有溃缩点并无压溃诱导槽,明显缩减成本。杠体采用8颗螺栓与后部纵梁相连,便于维修更换。前部线束由波纹管防护到位,但走线位置位于吸能盒区域,碰撞时易受到损伤。

缤越ECU行车电脑位于发动机舱驾驶席一侧最前端,此位置欠妥,碰撞受损几率较大。一般来说,行车电脑维修几率不大,应设置在比较隐蔽的安全区域,比如蓄电池侧面。

前部防护结构(宝骏510):

电控百叶窗是个惊喜,也可以称为“主动散热”功能。在冷车启动的时候百叶窗关闭,让水箱快速升温,热车之后百叶窗打开,空气快速流通散热。不过这个配置和安全结构没有什么关联。

宝骏510的前防撞杠是没有吸能盒的,也就是只有一个金属杠体用螺栓拧在纵梁上,碰撞时的吸能效果比较差劲。前杠上有三个金属支架,是作为前杠外皮的支撑架,设计位置突出在杠体之前,碰撞时支架先受损,而后才撞击到杠体上,逻辑上实在是行不通。

前杠也没有缓冲泡沫,是个小遗憾。另外,在玻璃水壶的设计上,宝骏510也是非常的寒酸,有足够大的空间,只安装了一个扁小的水壶。建议每次加玻璃上都是用干了再加吧,要不一瓶2L的标准玻璃水估计都倒不进去。水壶上还装了单水泵很明显是省钱,对于后窗有喷水嘴的SUV来说,双水泵是比较普遍的,单水泵的话,后窗喷水延迟是比较明显的。

从侧面能更清晰的看出来,没有吸能盒,杠体是直接连接在前纵梁上的。不过细看可以发现,焊接的缝隙和各种钣金接缝,都没有做哪怕是一点的防腐处理,常见的钣金胶都没有出现。难怪网上各种关于宝骏510金属件生锈的投诉,不过新车肯定是看不出来的,开上几个月就难说喽。

再来看看宝骏510的前部拖车钩,居然被焊接在车头右下角,粗糙的焊点真让人捏把汗,而且这个位置也设计的不对。前后拖车钩都应该设计在纵梁里面才对,别的地方都无法承载太大的拖车力道。

对比点评:缤越的前部防护结构可以说是主要的结构都有了,没有什么硬伤。只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省去了行人防护梁和吸能盒压溃诱导槽。而宝骏510为了节约成本,甚至是取消了吸能盒结构,整体结构看上去显得非常粗糙。这并不是设计水平的问题,而是比较极端的成本控制。



前翼子板结构(缤越):

缤越车身处的翼子板采用多层钢板冲压件焊接而成,最外层钢板为一体冲压件并非碎块拼凑。翼子板内部镂空构造并未填充隔音材料,高速行驶中易产生风噪。此外,下方轮旋内部钢板拼合处的钣金胶涂抹凌乱,因为上面会覆盖树脂保护罩,所以直观上不会看到。

缤越翼子板覆盖件内部并无止震贴片,但设计了两块较大的软性泡沫材料作为隔音部件。

前翼子板结构(宝骏510):

宝骏510的翼子板采用了钢板拼接+点焊工艺,形成了两层钢板结构,这种设计比较少见,坚固性比纯粹拼接的要好很多。不过翼子板后部采用了3颗螺栓固定,没有应用焊接工艺还是有点让人不能接受。强度方面,螺栓肯定不如点焊。此外,这部分还是缺少防腐防锈涂胶处理。

放大看翼子板细节,上图中,这里的排水管是天窗的导水槽延伸出来的。本来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水管的下面偏偏是黑色的隔音棉,几个意思呢?只要有水滴落出来,隔音棉就是潮湿的,估计会长期“保湿”,而且时间长了会发霉。隔音棉一旦湿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更何况这隔音棉的面积如此之小,NVH方面的作用我们打了个问号。

忍不住还是要说一下,宝骏510翼子板前端的拼接处,焊点稀疏,焊缝过大,全无钣金胶和防腐防锈处理,安全性能让人担忧。

对比点评:缤越的翼子板设计整体来说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太多特点,隔音方面也是比较普遍的措施。而宝骏510的拼接工艺还是显得很廉价,而且在隔音棉的与漏水管的布置上有明显BUG。



后部防护结构(缤越):

缤越后部防撞钢梁较为单薄,虽然侧面呈弓字形结构,但并无内层构造。杠体与车身通过螺栓相连,严谨的来说,连接件并非传统的吸能盒结构,而是单薄的钢片材料。因为相关国标并未规定车辆必须安装后防撞梁,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厂商就取消了后防撞梁。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曝光,无后防撞梁的车型已经“令人发指”,厂商只得把缩减成本的对象转移到吸能盒上。

由于吸能盒的缺失,导致后部碰撞时撞击力度无法被传导至纵梁而分散。此外,后部也没有缓冲泡沫块,所以低速状态下的后部车身自我防护也并不能让人满意。

后部防护结构(宝骏510):

宝骏510的后部防护设计客观的讲就是一塌糊涂,反正没有法规强制要求,即便完全空空荡荡也可以堂而皇之的上市,比如大众新捷达后部就没有防撞梁。如此一来,宝骏510这后杠还算不错喽?至少它还焊接了一个长方形金属条,都这么寒酸了还来了个镂空设计,厂家对于成本的控制是多么的苛求啊!这种严谨的精神用错了地方吧。关于二级缓冲泡沫,也算是醉了。这么低成本的配件,还不给个完整的,切成两小块,哎!这个后部防护形同虚设啊,只能应对超低速碰撞了。

再看尾部白车身的细节,拼接处几乎看不见防腐防锈钣金胶,再近一点看吧,还真有,真的是少的可怜,材料一点不浪费。关于宝骏车主投诉车辆生锈的问题,希望厂家早日重视起来。

对比点评:缤越的后部防撞梁很单薄,设计水平很低,无吸能盒,安全作用已经降低到及格线以下了。但是对比之下,也比宝骏510完全没有吸能盒强不少了。宝骏510的后部防护结构仅有两块泡沫,相当于形同虚设。



前后车门结构(缤越):

缤越前后车门都采用成本较低的拼接工艺制成,拆掉内饰板后可见内侧钢板面积较大,玻璃升窗器集成于门板内侧便于维修。前门板内部采用环保高成本丁基胶止震贴,主防护结构为一道圆形钢防撞梁并辅以一道单薄的加强筋结构,总体来说处于自主车型的中下等水准,甚至可以说是对安全非常不负责任的设计(十几年前的车已经做到这个水准)。

后门内丁基胶止震贴未贴合牢固,有脱落的风险。此外,车门内饰板贴合了大面积原生隔音棉,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

前后车门结构(宝骏510):

宝骏510这个价位的车型,我们不奢望门板采用一体冲压式,不过这个点焊工艺也太马虎了。不但拼接的部位过多,焊点也是尽可能的少,有的地方还露出焊缝没有填补,整体来说成本不高,远观尚可,近看就不要谈美观度了。螺丝钉也是直接裸露在外,完全不考虑消费者的感受。

宝骏510在车漆喷涂方面也是不够完善,上了夹具后喷漆,喷完了直接摘下夹具也不做修补,必然导致夹具点没有喷漆,反正也看不见,就这样喽。而门边框密封条里面的掉漆瑕疵就实在让人不能理解了,明显是喷漆之后又磕碰掉了,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宝骏510门板内的防护结构,还算比较齐全。除了门框上沿的加强筋之外,门板里面还有两道辅助加强筋,一道圆钢防撞杠。不过防撞杠看上去不是正圆形的,拿游标卡尺实测还真是,整个一椭圆形的杠体,很是奇葩。发生碰撞时,正圆形结构无论是从哪边受力,那都是均匀的吸能。而椭圆形就不是了,如果撞到直径小的那一侧不就亏大发了吗?

对比点评:缤越和宝骏510的车门都是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低成本的拼接工艺,相比之下,缤越的美观度要很多。而门板内的防撞梁也都是设计成了圆形钢结构,成本低效果差。缤越用了丁基胶止震贴效果不错,而宝骏510干脆不做止震处理。



车内顶棚结构(缤越):

缤越采用全景天窗,因此车顶绝大多数面积都是玻璃。在车顶四周边框方面,缤越并无特殊加强结构,也没有出现加强板。仅在C柱位置有一道很窄的加强筋,后部遮阳帘占据了一定空间且牺牲了加强结构。

车顶后部位置贴合了丁基胶止震贴,此处线束采用编织布缠绕且部分裸露。此外,车顶内饰板贴合大面积原生隔音棉。

车内顶棚结构(宝骏510):

现在来说说重点问题,宝骏510的车顶结构设计。本以为没什么可讨论的,结果却发现宝骏510的车顶加强横梁以及门框内边缘的钢板,多处都采用了钢板拼接工艺+螺丝辅助固定,原本应该是一体钢板件的地方,全都被如此简化了,这成本控制得也真是深入骨髓了。

焊接就焊接吧,拼完了对缝隙也不做处理,焊点也是能少则少,防腐处理全无。总体感觉宝骏510白车身就像乐高积木一样,拼拼凑凑、缝缝补补,这对于整车的安全性能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其实对于A柱位置车顶的加强横梁来说,很多车也是采用拼接工艺,但多是高密度焊点,不会裸露大接缝,工艺比较好的就采用整块钢板。但是在侧面门框内侧采用多处拼接就显得特别不厚道了,用碎块拼出来肯定要比整块材料便宜,但是受到撞击后就有可能开裂,导致车门无法正常打开,丧失逃生机会。

B柱、C柱位置的门框内侧钢板,也是这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螺栓固定呢?如果焊接工艺本身牢固度没问题,还需要额外增加螺栓吗?白车身应该是焊接成为一个整体,螺栓的出现让人联想到可拆卸,而这部分结构并没有什么被拆卸的机会。

对比点评:缤越的车顶有丁基胶止震,侧面有多层钢板叠加,车顶后部还有加强筋,但也算做的比较一般。宝骏510是四处拼凑材料,也没有什么隔音止震措施。好在车顶加强件还说得过去。



车内地板下结构(缤越):

缤越地毡层采用三层材料覆盖,最外面的毛毡层和下面的发泡层被压制在一起,掀开之后可见再生棉填充层。再生材质虽然有利于材料的环保再利用,但也给车内带来一定的异味。白车身地板上大规模贴合了沥青止震贴,起到抵御共振的作用,但也是异味的一大来源。

行车记录仪卡槽和USB接口位于副驾驶地板下,此设计操作难度较大,插拔卡十分困难,好处是这个组件能够独立散热,且有利于保护SD卡的安全。地板下部分线束裸露,防护措施仅为普通编织布。缤越整车的线束保护都比较吝啬,仅在发动机舱内见到了极少的波纹管。

车内地板下结构(宝骏510):

现在来看看宝骏510的车地板结构设计。掀开地毡层首先露出来的是边沿处的线束,虽然没有波纹管保护,但是绝缘胶布缠得也很密实,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再往地毡下面看,一体成型的发泡材料还真是比较少见的,这是优秀的用料,踩上去的感觉也很舒适,对于行驶中的噪音抑制也是很有效果的。

后排也采用同样的地毡层,后座椅下面的大面积贴合物质是沥青止震贴,原本没什么问题,但是近距离观察就能发现,沥青表面几乎全是缝隙,开裂情况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止震作用。

对比点评:再生棉+大面积沥青止震是缤越的特点,对于这个价位的车来说无可厚非,没什么问题,整体的驾乘舒适度也说得过去。而宝骏510在地板这个环节给了我们惊喜,地毡采用了一体成型发泡棉,舒适度比较好。



底盘结构(缤越):

缤越底盘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比较优秀,树脂板材几乎全覆盖,平整度较好。发动机底部和底盘大部分区域也因此得到了较好的防护,拆下护板可见底盘无防腐喷涂。油路管线隐藏于护板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缤越前悬挂采用传统麦弗逊结构,承载动力总成及前悬挂的是元宝梁结构副车架,符合这个价位车型的选件原则——够用就好。

中央排气通道全覆盖了铝箔隔热材料,排气管前段设计了两道加强梁,以螺栓固定。较浅的排气通道使得车内后排中央地台突起很矮,是一个设计优势。后扭力梁内并无防倾杆,牺牲了部分稳定性,降低了成本。

前副车架上方设计了一个加强杆结构,有利于操控性的提升,同时对前部悬挂系统起到一定的加强稳定作用。

此外,底盘多处钣金件涂抹混乱,虽然日常无法看到,但反应了生产线的操作有失规范。

底盘结构(宝骏510):

宝骏510底盘的树脂护板面积很大,覆盖了大部分区域。不过在关键的发动机下面,却只有部分树脂护板,油底壳与变速箱直接裸露在外未经防护。

底盘中央的排气管通道一般都是安装全覆盖的铝箔隔热材料,宝骏510真的是大胆设计,一点铝箔都没有出现,让人大跌眼镜。这个区域在行驶中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如果没有经过隔热处理,车内的中间部位也会受到一点的烘烤,从而影响舒适性。而底盘这个区域经过长期的加热烘烤,涂层必然脱落,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再来说说宝骏510的拼凑工艺,连底盘纵梁也不放过。螺栓固定也再次登场,真的让人对其坚固性产生了很大的疑问。螺丝再牢固也赶不上焊接工艺的力道,宝骏510的成本节约已经深入骨髓,可谓是竭尽所能少花钱多办事。

后部横梁也是拼接,点焊,而且还都不做任何的防腐防锈处理。这在宝骏510白车身上已经见怪不怪了。

久违的铁油箱居然出现在宝骏510上,这种几乎绝迹的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但是自重太大,而且不易成型,只能做成规规矩矩的立方体,不能配合底盘异形结构而塑形。最可怕的是,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铁油箱摩擦会产生火花,有很大的起火隐患。

宝骏510尾部的后纵梁,同样出现拼接已经在意料之中。备胎槽上的辅助横梁更是拼接没商量。在少的可怜的防腐涂层方面,施工规范性也是无从谈起,让人失望。

对比点评:缤越的底盘比较平整,排气通道铝箔隔热,中规中矩的元宝梁前副车架,而钣金涂胶之类的细节就比较马虎了。宝骏510做的就比较差劲了,发动机下护板都不完整,底盘各处拼凑拼接痕迹明显,涂胶也不规范。

全文总结: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虽然缤越和宝骏510都是同级车,价格区间虽然不是完全相同,但也有重叠的竞品出现。购买低端代步车的消费者,也会将二者进行对比。缤越虽然没有达到精品小车的水平,但也算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上拿得出手。而宝骏510处处体现了向成本妥协,能省则省,上汽通用并不是没有研发能力,只是求销量求利润,这种做法其实和汽车设计是背道而驰的。车可以小,也可以廉价,但是在安全方面希望还是不要妥协。

相关标签: 宝骏510 缤越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显示更多评论
下滑加载更多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